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首都的高校里,
有一群有责任、有担当的青春学子,
他们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战“疫”一线工作者的崇敬融入实际行动中,
自愿主动奉献光与热。
共克时艰,
他们不做战“疫”局外人!
众志成城,
他们用青春热血谱写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
同守护,湖北学子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学子们选择勇担责任,践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使命担当,与疫情防控工作者们一同守护家园。
2019级博士生黄耀萱的家乡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心——武汉。封城期间,在家乡疫情极端严重而医疗物资全线告急、一线医护和病患急需支援的情况下,黄耀萱不愿焦虑枯坐,而是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家乡抗疫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抗击疫情初阶段,前线需要能够连接民间各方资源的“志愿者”,帮助解决医护工作者急缺的物资问题和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她报名参加多个线上志愿工作,负责对接医护人员、患者、捐赠物资,参与了“医护人员接送队”“物资运输志愿组织”“居家隔离问诊”等民间组织的具体工作。
令黄耀萱触动的是,她曾为一位叫做“倩倩”的患者家属运送免疫蛋白。倩倩家中五口全部患病,母亲刚刚重症去世,她自己仍处于隔离期,没有办法将买到的免疫蛋白送到医院,只有求助志愿者。而倩倩因母亲去世,精神处于应激期,黄耀萱便跟着心理服务志愿者一起做倩倩的紧急创伤干预,这一次救助活动让黄耀萱深深体会到病患和家属的痛苦。在疫情面前,志愿者也会悲伤,但只有更加冷静,更加坚强,才能够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华北电力大学
献爱心,藏族学生为家乡抗疫筹款
金美扎巴是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1907班的学生。作为一名热心公益的大学生,疫情发生以来,金美扎巴一直琢磨着给家乡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在金美扎巴的倡议和发起下,“生爱心防冠”组织成立了。金美扎巴和返藏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其他成员在腾讯公益发起了“在藏区发放一次性口罩,向公众传播新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卫生知识”的筹款倡议,并通过腾讯乐捐,倡导社会公众奉献爱心。短短一周时间,他们筹到来自1000个团队、33355位爱心人士,共计530623.47元的善款。
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金美扎巴说:“发起这个活动主要考虑到在目前的特殊时期,西藏普遍个体防护观念不够强、口罩脱销、西藏农牧区预防意识不足等客观现状。疫情防控面前,人人都是参与者,我们作为青年,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所以我就发动身边的大学生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在发起募捐的第七天,他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拉萨适合开会的地方都暂停营业。团队的3名成员只有经常在车里开会,讨论将募捐来的钱用于购买口罩、硫磺皂、印刷防控宣传册等,他们计划以拉萨为试点,开展捐赠活动并逐步推广到其它各市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克服了口罩紧缺、价格上涨、厂家发货限制流出省外等困难,积极寻找货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终寻找到了有合格资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经过不断的协商,他们完善了物资分配方式,让物资实现价值的大化,团队成员也顺利将一万只口罩发放到了疾控中心一线人员和社区群众的手中。
云支教,志愿者开展线上教学辅导
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伴随着寒假结束,支教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和广西省东兴市防城港县的学生们也迎来了不一样的“开学周”。
面对疫情阻隔,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13名志愿者积极行动,利用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学生连结,配合支教学校开展了线上辅导教学、疫情防护宣传、心理咨询辅导等工作,为战“疫”奉献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2月17日,支教地网上教学正式开课。为配合学校工作,研究生支教团根据不同学科,分别组建了学习群,以进行线上辅导和教学。志愿者们每天认真备课,整理并批改作业,采用直播或录播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顺利完成了寒假收心考试、试卷辅导讲评等教学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支教团志愿者纷纷在家开启“主播模式”,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工作。针对直播缺乏互动、不易掌握学生动态等缺点,团队成员绞尽脑汁,采用不同的形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之外,研究生支教团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宣传防疫知识,提醒支教地的学生们注意身体健康。相隔千里的师生共同在学习之余,为武汉加油。
此外,在疫情期间,志愿者们还利用寒假时间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学习方法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与苦恼,与同学们展开思想交流,引领同学们正确看待这次疫情。
勇承担,学生党员进社区效力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学生党员积极行动,以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来自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的曾海珠同学,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积极响应当地团委号召,加入了重庆市垫江县团委组织的青年防疫志愿者突击队,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
疫情期间,她与社区其他疫情防控志愿者们分工协作,轮流值守在社区分配的各个检查点。参与志愿工作之后,她发现社区疫情防控的执勤并不简单,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需要对来往车辆、来往群众进行疏导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对于外籍车辆、人员进行调查、询问,并及时进行体温检测;对于相关疑似病例进行隔离、上报,以其他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在整个防疫志愿服务过程中,没有任何心里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新时期青年党员,曾海珠认为自己再多做一些,就能够将父老乡亲在疫情中的风险降得再低一些。因此,她一遍遍地重复,请过往居民重视疫情的发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外出一定戴好口罩,注重自身防护。她相信,党员带头迎难而上,全民一起努力,我们终将取得防疫攻坚战的胜利!
赤子情,在美交流生参与抗疫志愿活动
前不久,收到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发来的消息。消息中赞扬了学校学生刘冠宇在美国参加抗疫志愿活动,服务运输捐助物资的事迹。
刘冠宇是经济管理学院财务1604班的学生,他于2019年9月参加学校“3+1+1”交流项目赴美学习。在祖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刘冠宇心系祖国,时间参加了外交部在北美定点捐赠物资集聚地的志愿活动。
刘冠宇此次志愿服务的工作地点是美国华人华侨抗击新冠病毒捐助物资运输服务中心。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海外华人就纷纷购买大量的防护物资运回国内,支持祖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刘冠宇的志愿工作就是负责将这些捐赠物资的编号录入电脑,以加快包裹投递的速度,也方便接收单位实时查看物流信息。
谈及此次志愿服务,刘冠宇说,虽然自己身在美国,但是无时无刻都惦念着祖国和母校,时刻关注着国内的疫情及学校的防控工作。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参加此次捐赠和志愿活动的人员都是工作或生活在洛杉矶及周边地区的华人,他们都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祖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暖人心,他们争做战“疫”人员子女的“家教”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奕漩在网上为附属中学一名九年级女生辅导功课的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武汉同济医院的医生,陈奕漩同学的父亲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无法照顾家人。陈奕漩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想到可以发挥自己所长,为母校同济附中、同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学弟学妹们辅导功课,以实际行动解决这些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他通过当年的班主任进行了联系,母校的老师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于是,他开始在网上“一对一”帮助一名九年级的学妹,并积极发动中学和大学同学,也加入到志愿工作中来,尝试用这份光和热,照亮、温暖更多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获悉该情况后,向校防疫指挥部汇报,张政文校长对陈奕漩的想法予以充分肯定,并责成校团委与同济附中建立联系,在校内选拔的志愿者为同济附中的学生进行线上“一对一”辅导。
2月6日,校团委经与同济附中联系获悉,因该校为同济医学院附属中学,在900余名在校生中,有一多半是医务人员的子女,有些学生的父母同在战“疫”一线工作,无法照顾家和孩子,而九年级孩子因为面临中考,在学业上渴望获得指导和督促的需求尤为迫切。社科大立即发出志愿者招募通知。通知一经发出,有近二百人时间报名响应,校团委和本科生工作处根据报名情况进行了选拔,随后,线上辅导工作陆续展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严寒中,他们温暖了留学生的心
为了控制疫情,寒假期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面实行了封闭管理。为了解决校园内留学生和保安、服务人员之间语言交流障碍的问题,8名大学生翻译志愿者,出现在了学校的抗疫线中,从实际行动中传递出了他们“守土有责,不做校园安全的局外人”的信念。
学校西门外,志愿者们每天在严寒中值班三个小时,和保安大哥一起守卫校园的道安全防线。有时还要冒着风雪,为留学生提供翻译服务,搭建沟通桥梁。国际交流大厦中,志愿者们除了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之外,还帮助留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用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温暖着在校留学生的心。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范金鑫同学说:“在国际交流大厦,我们常做的一项工作是帮助留学生解决对饮食的需求。”因为校园封闭,留学生们无法购买食品。他需要帮助留学生下载APP、找到需要的食品,和他们说明如何与外卖员沟通,以及在哪里拿到外卖。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是需要耐心,偶尔会有个别非常想外出购物的留学生,这时也需要和他们沟通好,赢得他们对学校管理规定的理解。国际歌亚拉同学说:“留学生中有些人还看不懂中文,不能正确理解新闻里的信息,很慌张。等我慢慢解释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放松了下来。”
随着志愿工作的进行,因不必要理由申请出入校园的留学生数量、体温漏测数量显著下降,留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表现出了更加理解与支持的态度。“有一次,一个巴基斯坦女孩和我说,她觉得在这个校园里,她是安全的,也会告诉她的家人不要担心她。听到这样的反馈时,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志愿者欣慰地说。